当前位置 : 首页 新闻专栏 媒体贵院 正文

多彩贵州网讯(记者 王文峰 实习生 方雨清)1979年10月生的王瑞,2011年毕业于贵州大学植物调控化学与生物学专业,获农学博士学位。教授,西部之光访问学者、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(2018年度),贵阳市市管专家,入选贵州省第十二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、硕士研究生导师,历任贵阳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副院长、麻江县宣威镇科技副镇长(挂职),现任贵阳学院大学科技园主任,主要从事农产品贮运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。

作为一名人民教师,他时刻铭记“听党话、跟党走”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。时刻注意以自己的人格力量,感染身边每一个同事、同学,铸就人生品格。

在教学方面,敢于创新,敢于实践,敢于打破传统的观念和理念。

在科研方面,注重“团队合作,集成创新,积极服务农业产业一线”。

▲六盘水丰收节报告

▲2019年8月水城县宏兴公司猕猴桃保鲜

自2012年以来,汇聚植物保护、采后生理贮运、采后生物团队1支(7人,其中博士3人,硕士4人),以联系的观点对待种植、采后贮运,服务贵州特色农业产业,助力脱贫攻坚。相继受聘于“贵州省菌物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”、“贵州省农业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省级技术依托专家”、“修文县猕猴桃专家团队成员”、“麻江县蓝莓产业采后贮藏、保鲜技术顾问”、“水城县东部农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猕猴桃采后贮藏、保鲜技术顾问”、“水城县猕猴桃产业协会技术顾问”、“贵州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”、“贵州省特色食品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”。

2015年至今,通过自愿申报、单位选派的方式参加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科技副职1次,科技特派员3次,相继赴麻江县、水城县、开展一线技术服务。

▲麻江县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

2018年,他挂职任麻江县宣威镇科技副镇长,在服务一线过程中与团队成员在贵阳学院内搭建“宣威农副土特产”微信群,逐渐汇聚贵阳学院派出科技特派员资源,至今为麻江、水城、罗甸、从江、威宁、修文等县销售蓝莓、猕猴桃、火龙果、百香果、鸡蛋等农副产品30余次,销售额达52.4万元。

如今,又以第一发明人身份,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。所研发的“采前喷钙、侵染病害防控、臭氧冲击、自发气调及保鲜剂”联合技术填补了贵州蓝莓、猕猴桃产业采后环节空白,尤其在麻江蓝莓鲜果、六盘水红阳猕猴桃产业的采后贮运、流通环节中起到重要科技支撑作用。该技术目前也在清镇山野菜、纳雍玛瑙红樱桃、沿河空心李、罗甸百香果、凯里水晶葡萄、兴义食用菌、织金红托竹荪等领域进行推广、应用,技术覆盖14家企业、合作社,技术支撑产业形成产值近1.39亿元,增加经济效益20%以上,达3169.15万元。

此外,他作为主持人,还承担了贵州省农业农村厅《中央农业生产发展(第三批农村产业革命水果产业发展)专项资金技术服务项目(贵州省精品水果采后贮运关键技术研究、应用与示范)》项目。

▲2020年3月,纳雍县陶营乡玛瑙红樱桃

自2020年元旦以来,他带领团队相继为纳雍玛瑙红樱桃、麻江蓝莓、罗甸火龙果、罗甸百香果、镇宁蜂糖李、沿河空心李、水城猕猴桃、息烽猕猴桃就保鲜设施建设、田间侵染病害防控、标准化采摘与商品化处理进行系统技术服务,目前,他直接到产区服务近30次,效果明显好于2019年同期,其中纳雍县玛瑙红樱桃、沿河空心李采后贮运方面提至增效30%以上。

目前,个人主持与农产品采后贮运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,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,省部级项目4项,市厅级项目8项,企业横向项目8项,科研到账经费398.8万元。

作为第二参与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,省部级项目6项,市厅级项目3项。 目前,第一作者、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8篇(累计影响因子37.93,单篇最高影响因子7.539,累计引用133次),EI收录2篇,中文核心期刊收录论文37篇。

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件,获授权3件;作为主编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《食品保藏技术实验》(中国轻工业出版社);第一作者起草、发布贵州省级地方标准2件:《DB52/T 1318-2018有机蓝莓鲜果贮藏保鲜技术规程》,《DB52T 1503.17-2020贵州猕猴桃第17部分:贵长猕猴桃贮藏保鲜技术规程》;参与发布地方标准2件:《DB52T 1503.15-2020贵州猕猴桃第15部分:贵长猕猴桃果品分级技术规程》、《DB52T 1503.16-2020贵州猕猴桃第16部分:红阳猕猴桃贮藏保鲜技术规程》;参与发布团体标准2件:《T/GZWL 006-2018鲜椒采后贮藏管理规范》、《T/GZWL005-2018辣椒干的加工与仓贮技术规范》;正在起草、发布贵州省地方标准1项:《冷冻、速冻蓝莓加工、贮藏与物流技术规程》(已完成意见征求)。

在服务产业过程中,注重技术创新与产业紧密结合,受到社会认可。相继获2019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(果蔬贮运微环境气体调控绿色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,贵阳学院第二单位,团队成员第四完成人),2016年度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科学技术三等奖(黔东南州蓝莓鲜果贮藏、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,贵阳学院第一单位,第一完成人);相继获2018年度贵州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、第十四届“贵州省青年科技奖”、2019年度“万名农业专家服务”三农“省级优秀专家”。

▲2016年8月大方县第三届全国猕猴桃产业技术培训会

通过集成创新,根据贵州特色农业特性和产业需要,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采后保鲜技术,与团队成员相继服务于麻江县蓝莓、六盘水红阳猕猴桃,修文、息烽县“贵长”猕猴桃,清镇山野菜、纳雍玛瑙红樱桃、沿河空心李、罗甸百香果、凯里水晶葡萄、大方天麻、兴义食用菌、织金红托竹荪等领域,技术覆盖14家企业、合作社,技术支撑产业形成产值近亿元,增加经济效益20%以上,达3169.15万元。

除了充运用农学博士的专业知识储备,在农业领域贡献科技力量外,还注入心血精心呵护贵阳学院大学科技园的茁壮成长外。

自2019年7月调任贵阳学院大学科技园主任以来,重点就双创人才培育,贵阳学院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校地融合开展各项工作。

2020年获批贵阳市“贵阳学院-双龙科技型企业孵化器”。

特别是在疫情期间,举办了线上线下创业、就业讲座16场,受益人员3.4万人次,推动20届毕业生到园区注册企业11家,落实六保、六稳工作。

【责任编辑】一审:肖万宁         

上一篇: 贵阳头条|“光盘”换苹果!制止餐饮浪费,贵阳学院出新招

下一篇: 天眼新闻|下雨天了怎么办果没法采?听省水果专班采后储藏加工首席专家怎么说